English

古来青史谁不见

——为《台湾风云》电视剧文学剧本作序
2001-02-28 来源:光明日报 翟泰丰 我有话说

这是一部以灌注血缘亲情、饱蘸血与泪的笔,托起台湾回归重大主题的优秀电视剧文学剧本。

这是一幅中华民族为建台、保台而血汗奋争,感人肺腑的壮丽画卷。

这是一首台湾人民浴血抗倭的血与火的史诗。

这是一部内陆人民和台湾兄弟同根、同族、同文、同情,生死与共、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这是一部关于台湾发展史的教科书。

这部电视剧正应时而生,以全景式之笔墨,书写中国之衰败,台湾之屈辱。全剧上起1870年,下至1912年,时跨清王朝腐败衰亡、民国举义奋起之六十年。在此期间,在清王朝内部,围绕建台与反建台之争,就似烈火般炽热地燃烧起来,戏剧的矛盾冲突主线也正以此而高潮宕起:

作者阎延文在剧中通过这样一场台湾人民誓死抗倭的壮丽历史画卷,告诉我们:台湾人民永远心向着“唐山”,向着祖国,决不容许外寇入侵,决不容许把台湾从祖国神圣的土地上分割出去。台湾人民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1661年,明天启十八年,内陆人民就和台湾人民一道,在郑成功指挥之下,血战荷夷,取得逐荷大胜。日寇侵台五十年,同样是台湾人民反抗侵略的五十年。斗争一天也没有结束过,其间日寇共遭台湾人民一百多次的起义抗争。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抗战,1945年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让历史警告一切垂涎台湾的外夷!

让历史警告一切妄图分裂祖国人民与台湾人民血肉亲情关系的丑类!

让历史把两岸同根、同族、同文的同胞兄弟情,永结为华夏情谊!

从艺术的角度评价这部电视剧,我们不能不钦服作者在处理这类题材和这样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主题方面,付出的巨大劳动,花费的巨大心血,可称颇费心思,独具匠心。

一、作者把尊重史实与再现历史的艺术创作,巧妙地结合起来,避免了史剧创作上的雷同与落俗。

二、作者把写历史人物群体和写主人翁有机融为一体。既使剧中历史人物都是鲜活的,又把主人翁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突显出来,同时还把历史人物和主人翁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台湾的命运,台湾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人们更加亲近这些历史人物,更加敬重主人翁。

三、全剧始终贯穿着一条爱情线,但作者非常巧妙地将这条爱情线紧随于戏剧发展的主线,让这条爱情线紧伏其中,既丰富了戏剧主线,又服务于戏剧主线,可谓得体。爱情线使全剧在血腥的硝烟中,绽开了绚丽的芬芳。从“半枚铜钱”的故事,到陈鸣鹤为私爱而哀嚎,爱情之珠始终在战火中燃烧。全剧展现了一系列感人心肺,动人魂魄的爱情场面与故事。这爱情与罪恶战争形成了火与情的燃烧,这爱情又在曲折的历史发展中碰撞,这爱情也在复杂的人际情感中冲动和忧伤。

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处理台湾省内各民族共同建台、共同抗倭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给人以启发。其主要特点,是作者从维护国家统一、保护各民族利益的政治高度出发,从人性、人情的角度,深入全面地观照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情感。

五、在揭露日本侵略者与如何认识日本人民、日本士兵这个重大问题上,作者同样有历史性深沉的思考和人情、人性的观照。剧中既从历史高度深刻揭露当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北白川亲王侵台的狼子野心,表明他们不仅要侵华、侵台,而且要称霸世界。在这里,作者把日寇当年的勃勃野心,通过北白川亲王的自白,告诫于国人、世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